人身安全保护令由谁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期是多久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谁发出,人身安全保护令有效期是多久

14℃ 0

人身安全保护令由谁发出? 人身安全保护令案件由申请人或者被申请人居住地、家庭暴力发生地的基层人民法院发出和执行。 《反家庭暴力法》 第二十三条 当事人因遭受家庭暴力或者面临家庭暴力的现实危险,向人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当事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因受到强制、威吓等原因无法申请...

按照新三包规定换货后三包有效期的计算

按照新三包规定换货后三包有效期的计算

16℃ 0

“三包”规定,消费者凭发票及三包凭证办理三包,三包有效期自开具发票之日起计算,扣除因修理占用和无零配件待修理的时间。 法律咨询:按照新三包规定换货后三包有效期的计算 律师解答: 新三包规定,符合换货条件的产品,换货后的三包有效期自换货之日起重新计算。换货时,由销售者在发票背面加盖更换章并提供新的三包凭证,或者在三包凭证背面加盖更换印章。...

三包有效期如何计算

三包有效期如何计算

14℃ 0

三包有效期是法定的,比如自行车,整机三包有效期为1年,主要部件为2年;三包有效期也可以按合同的约定延长,以便更有利地保护消费者,比如销售者可以将自行车整车三包有效期延长为一年半,两年等。那么,如何计算三包有效期呢计算三包 有效期应注意以下几点: (1)三包有效期限自开具发票之日始,至《实施三包的部分商品目录》规定的或者合同约定的三包有效...

手机凭“IMEI”推算三包有效期

手机凭“IMEI”推算三包有效期

15℃ 0

手机凭“IMEI”推算三包有效期 有的手机消费者不慎丢失了发票,便不知如何行使三包权利。对此,消协提醒消费者,可根据手机三包第9条:依照主机机身号(IMEI串号)显示的出厂日期推算,以出厂日期后的第90日为三包有效期的起始日期享受三包,消费者所购手机在三包范围内的手机维修,应到你购买手机的经销商的专业维修店去维修。...

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

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

17℃ 0

【消费者纠纷解决】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仍不能正常使用如何处理 徐某花13500元买的某品牌电脑,购买后不到一个月就出现故障,后拿到某名牌指定维修点维修第一次修理后不到一周再次出现故障;第二次修理之后仍然无法正常使用,于是徐某提出退货,但是商场主管表示只能继续维修,因为没有出现两次同样的故障。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三包有效期内,修理两次,...

手机话费有效期取消问题

手机话费有效期取消问题

24℃ 0

“话费用不完”难住大爷大妈 由于不用支付某类固定的月租费用,移动神州行及联通如意通、长市卡等预付费手机号都涉及话费有效期这一问题。为延长有效期而不断充值,像岳大爷这样的手机用户已很难将手机内的话费用光,只能眼见余额越累越多。老年人们想不通,认为这项规定有“霸王条款”之嫌,“我掏钱买话费,电信公司为什么要对我的话费限定消费的时间” 大爷大...

遗赠抚养协议有效期是多久

遗赠抚养协议有效期是多久

91℃ 0

遗赠抚养协议有效期是多久? 遗赠抚养协议的有效期要看抚养人与遗赠人之间是否有约定协议的具体效期,如果协议中有约定的,需按照双方的约定实行;没有约定的,一般认为一直有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四条 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继承的表示;没有表示的,视为接...

口头遗嘱没有有效期,只有条件限制

口头遗嘱没有有效期,只有条件限制

72℃ 0

摘要:本文主要讲述的是法律规定的口头遗嘱只能是在危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以危急情况为其适用要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的立遗嘱的方式的集中情况。 法律规定的口头遗嘱只能是在危急情况下的应急措施,以危急情况为其适用要件,不是任何场合都可以使用的立遗嘱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1)遗嘱人因病危濒临死亡时,在病榻上所立的口头遗嘱;...

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

实用新型专利有效期

485℃ 0

各国都有明确的规定,对发明专利权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计算一般在10-20年不等;对于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期限,大部分国家规定为5-10年,中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以及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限自申请日起分别为20年、10年、10年。实用新型专利的有效期限是多久小编为您整理相关知识,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1.根据1992年...

开发商延期交房诉讼有效期如何界定

开发商延期交房诉讼有效期如何界定

189℃ 0

业主问:5年前我买了一套商品房,当时合同约定:开发商于2000年2月30日交房,并答应办出大产证。但是直到2003年5月大产证才办出来。我想要开发商赔偿违约金和逾期利息,但担心诉讼时效是否过了律师答:诉讼时效是指权利受法律保护的期限,若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就丧失法律上的胜诉权。我国法律规定,从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受侵害之日算起...